民族教育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媒体视角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路径探析

当前,世界各国涌现出了一系列以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其影响已经涉及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业界和学界都不同程度地对新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新媒体在丰富传播载体形式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多维度的机遇。文化传承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民族文化进校园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概念辨析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高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在发表演讲时,他将计划书中的“电子录像”称作“New Media”,很多学者也将此译为“新媒体”,“新媒体”概念由此诞生。[1]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得相对较早,但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至今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

目前,国内外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较有影响力的有如下观点: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很明显,这是一种比较泛的定义,与“媒体”概念的界定并不能进行很好的区分。另外,新媒体研究专家凡·克劳思贝(Van Crosby)更具体地界定了新媒体的概念,他认为新媒体是能提供个性化内容,使传播者和接受者成为获得对等信息的交流者、享受者,同时还可使无数交流者相互间同时进行普遍化、个性化交流的新式媒体。这一界定明显更为聚焦,能明确体现出新媒体的平等互动性的特征。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界定新媒体的主要标准。[1]熊澄宇教授更深一步融合这些标准,认为新媒体是指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依托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而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无论如何,“新”是相对于“旧”来说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新媒体”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及动态性的概念。媒体是人与人交通沟流的手段与工具,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其物质形态会随着社会进步、技术发展而不断革新演变。

综上所述,新媒体是在与旧媒体的对照中所产生的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和动态性的概念。如印刷媒体相对于口语媒体是新媒体,但相对于电子媒体、网络媒体便是旧媒体。因此,新媒体便可以理解为所有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基于现代互联网通信手段,以电视、电脑等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等集成信息的新型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

二、新媒体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独特性价值

(一)传播主体具有多元性,扩大民族文化的受众群体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当下,其发展命运正经历着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2]新媒体“零门槛”“多主体”的进入方式使人们在成为信息接收者的同时也成为信息发布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消息,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了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3]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新媒体已成为中国网民接触媒体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实施教育、传授文化知识的集中场所。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选择与传承都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性与情感接纳性。在学校中,民族文化的受众群体得到扩大。

(二)传播方式具有交互性,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共生

以前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是一种点对面且不具备交流性的单向度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交互性。校园中的情况较为复杂,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民族背景与地域文化。新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应用手段,表现在其即时交互性能够打破时空的阻隔障碍,有效缓解以往大众传播方式的单向流动所造成的交流发展不平等的矛盾,这为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共生创造出了可能性,实现了一种单点对空间的传播,为各民族的平等交流、团结进步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沟通方式,对校园中实施的民族文化教育起到了稳固的基础性作用,使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顺利。

(三)传播速度具有快捷性,弥补教材更新延后的不足

在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传播技术每一次的进步与变革都延拓着人类传播的空间。而就学校民族文化的教材而言,教材的编制要考虑民族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教材装订印刷与出版等问题。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最终导致学校获得教材的时间长,导致教材更新的周期长。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性。而新媒体的出现使传播速度大幅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弥补教材内容更新具有延后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