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开放对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并且教育事业的高度发展使我国大多数青少年得到了高等教育,因此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在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于社会各行各业的要求,并且通过良好的创业能力来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那么,我们就从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室开放入手,来了解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教育思路,以及实验室开放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有着哪些促进和影响作用。
1 实验室开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实验室开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理论不够成熟、实施环节不够严谨、教师引导不够科学等原因使其教育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那么,我们就要从问题的根本层面入手,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不合理之处加以深刻研究,进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具体来讲,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大致分为四点,第一,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在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实验过程中缺乏广泛性,导致了后期工作展开的难度加大,那么前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外部宣传力度不足、社会以及学校的支持不足、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度不高、项目分布过于局限等,这些问题使得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研究成果下降,并且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目标。第二,实验室开放教育中教师还处于主导地位,一些课程项目的研究中教师参与度较高,这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其创新思维也无法更好的培养其创业能力,因此在实验课程开展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实验以及思维发散空间,促使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第三,实验室开放式教育过程中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由于我们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大多数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动手、思考、交流等学习形式受到极大限制,包括在开展实验课时,教师一直都在示范,因此学生不必经过探索就能够做出准确的实验结果,那么其对于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的要求就相应的比较低,在这种实验资源背景下,学生要进行探索式实验势必需要更多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用品,那么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就无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第四,实验室开放教学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下降,实施实验室开放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业能力,但就现状而言,陈旧的实验论题、匮乏的实验资源、资料收集的不便性等因素使得实验室开放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得不到体现。
2 实验室开放教学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对于现有的实验室开放教学来说,其固有的缺陷造成了该课程教学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因此,为了使这一科学的教学方式得以发挥其最大作用,我们要创新发展思路,从根本问题出发,扩展教学思维,无论是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资源来说,都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创新,以此来保证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效性。
2.1 健全实验室开放教学组织模式
实验室开放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要做好最基础的课程安排与组织工作,从学校师资力量以及校实验室资源情况入手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组织,以此来保证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中工作的组织、安排、统筹、资金筹集、政策规划以及管理决策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此外,该组织要将工作具体分化到各个小组,使得责任具体化,例如,可以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规划与决策、成立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对实验室开放项目中具体工作的指导、成立实施小组负责实验室开放教学项目的具体实施、成立实验室开放教学项目的监督小组负责对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以及资金流向的监督、成立实验室开放教学项目的反馈小组负责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成功或者缺陷的及时记录以及反馈,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及时改进。
2.2 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教学项目的相关制度
实验室开放教学项目的实施要有制度的规范与约束,这也是较为基础的工作,对于顺利开展该项工作有着保障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引进先进的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制度,在开放教学、自由教学的同时规范教学思路与行为,在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实验机会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规范意识等,使得该项工作的实施在得到制度保证的同时受到制度的相应约束,避免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下的过度自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