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研究
    主页 > 综合新闻 >

面向第二个百年 教育的社会功用更强

  【专家视角】

作者:马陆亭(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编者按:我国已经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我们正处于迈向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关键时期,需要化解众说纷纭的“中等收入陷阱”等发展问题,既涉及硬实力也涉及软实力;而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需要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风险隐患,这显然要注重增强软实力。

人具有群聚特征,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是共存前行的。美国霸权行径、全球疫情暴发,使我们看到每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互助友爱、家庭社会责任等理念将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希望看到社会文明的进步。面向未来,教育的责任将更加重大,其推动发展、解决矛盾、促进民生、涵养文明的社会功能会越来越强。教育决定着人类和国家的未来,是硬的软实力。

浙江嘉兴科技馆,小朋友正在与父亲一起参观体验。金鹏摄/光明图片

  教育承载着社会文明

教育是使人社会化、现代化而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教育的功能是由内及外产生的,通过内化而对外有用,内是本质、外是功用。教育在推进物质文明方面的作用容易显现,而在推进精神文明方面却易于形重实轻。缺失内化于心的教育,有可能会造就现代野蛮人,无法真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教育是文化的产物,传承着天然的民族基因。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史,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融合在传统文化之中,内化为民族奋进的精神财富,自身也在发展演进,滋养着华夏文明。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适应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不仅传播科学知识和真理,而且培育理想信念和时代精神。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更是与先进文化相融共存,以科学精神、知识传承、专业学问引领社会发展,涵养核心价值。

教育即社会,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正常而独立地步入社会。教育是使年轻一代逐步遵从社会规则而不断成长的过程,使孩子们慢慢地从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这种成长将依循社会的良俗民意和主流价值,使人向善和懂得合作;还将依循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和认知规律,使人健康科学地长成。教育是人走向社会的中间转换器,不断丰富着个体的社会元素,使社会更加文明,脱离社会的教育注定没有生命力。

教育在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20年,我国学前、小学、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2%、102.9%、102.5%、91.2%、54.4%,全面进入到了普及化阶段。优质和美好是新时代百姓对教育的向往,未来教育的发展重点将从数量外延转向质量内涵,工作重点将由条件保障深入人的本质,更加关注成长的健康科学性。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缓慢的,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是渐进的。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具有目标指向的发展过程,主要目标包括教育强国、人的全面发展和先进文化促进。社会文明是国家的软实力,教育让一代代人推动社会的进步,教育发展需要与文明进步同向同行。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础。我们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除了富强,还要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在物质财富上高水平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还必须在社会建设上充分满足人民健康多元的精神文明追求,在国际交往中富有文化魅力、价值观引领和环境吸引力。硬实力离不开教育,软实力更离不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石。

  教育要回归本质

教育是关乎人自身的崇高事业,没有什么外在的东西能比人自身更为重要。过去,受条件所限,我们较多地关注了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如经费保障、办学条件、制度环境,以及统一的标识性标准如考试成绩、获奖证书等。今后,需要更加关注人自身的成长,特别是每个教育阶段的成长重点,如认知发展、心理健康、身体发育、个性特长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在每个教育环节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进行。回归本质就是聚焦于人,先有人的身心健康再推至外部功用,有了人的健康成长也才更利于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