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民族教育研究中文化观的革新向宏观文化借鉴从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开始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在过去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文化心理学以其特有的魅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宏观文化心理学就是其中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从字面上看,宏观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相差在“宏观”二字上,而实际上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对文化的要素及其构成存在不同看法。具体来说,宏观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应该包括更多宏观层面的因素,并且强调文化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学者们将宏观文化心理学的文化观称作是“宏观文化”。宏观文化作为宏观文化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不仅关系着宏观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也影响着宏观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结论。这也许就是宏观文化心理学颇受青睐的原因。笔者在阅读宏观文化心理学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宏观文化不仅对宏观文化心理学本身的发展及其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某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也颇具借鉴价值。

随着我国民族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民族教育研究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通过学者们对我国民族教育研究成果的分析来看,我国民族教育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笔者认为这种不足与民族教育研究者对文化的认识不无关系。具体来说,民族教育研究者对文化的认识仅仅限于微观层面的要素,而忽略了那些更为宏大的要素,这样不但会限制民族教育研究的视野,而且还会影响民族教育研究的思路和结论。有鉴于宏观文化心理学文化观独特的优势和民族教育研究相应的劣势,笔者在探讨宏观文化心理学基本主张的基础上,分析其独特的文化观即宏观文化,并通过卡尔·雷特纳的种族心理研究来进一步体验或理解宏观文化的精髓,最后从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局限出发分析宏观文化对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启示。

二、宏观文化心理学基本主张及其文化观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宏观文化心理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都坚持既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人的心理,又要从心理的视角反观文化,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同质性和相互建构性,奉行“心理是文化的心理,文化是心理的文化”等主张,认为文化是心理产生的基础、形成的机制,心理具有文化的特征、功能和成分。

如前文所述,宏观文化心理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在基本思想上相差无几,但是宏观文化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宏观文化心理学家主张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文化,他们认为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宏观文化心理学家将这个文化体系称作“宏观文化”。那么什么是宏观文化呢,它包括哪些要素呢?这一切还要从宏观文化的源起及其理论谈起。

宏观文化的思想并不是文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而是来源于前苏联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文化观和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模型。

维果茨基等人在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中详尽地阐述了存在于社会中的符号。他们指出,符号是指某一特定时空条件下具体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包括精神层面的符号,也包括物质层面的符号。这些符号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会对人们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会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个体都打着符号的“烙印”。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符号是客观的,因为它所表示意义的客观性,同时它又是主观的,因为是主体赋予它一定的涵义;符号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的,而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又是文化的;符号具有外在的物质外壳,因而是外在的,同时符号又在儿童的心理中反映出来,因而它又是内在的。”[1]无论是从维果茨基等人对符号界定,还是从我国学者郑发祥、叶浩生等人对符号性质的说明,我们都可以将“符号”视为广义的文化。

布朗芬布伦纳根据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提出了个体发展的生态学模型。在该模型中,生态指的是个体正在经历的,或者与个体有某种关联的环境。他将个体置于五个生态系统中来进行考察,这五个生态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指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游戏场所等;中介系统(mesosystem),指的是在微观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环境;外部系统(exosystem),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如伙伴、邻居、传播媒介、各种社会制度等;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的是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等;时序系统(chronosystem),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五种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并存,而且相互影响。其中宏观系统变化会影响外部系统,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微观系统和中介系统。因而,布朗芬布伦纳主张,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应仅停留在微观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