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研究
    主页 > 期刊导读 >

发展宁夏回族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舍的配套,合格教师的辛+充成正比。这是不可违反的客规规律。违反了,就要受到惩罚。研究自治区的教育,特别是回族教育,必须看到:一方面是教育事业落后,需要我们努力赶上去,另一方面是软有的发展必然受到条件的制约。我们是在教育落后的起点上向前追赶,首先要考虑的必须是人才素质的提高。违背教育规律的发展,其危害所及往往不是当时就反映出来的。十年动乱中教育的被摧残,不仅使人才青黄不接,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尝到了民族素质下降的苦果。从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来看,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师资培养的速度来看,自治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有的条件尚不成熟,尽管各级教育工作者有加速发展民族教育的良好愿望,但首先必须尊重客观现实,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制定发展教育的规划,使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按照合理的速度有效地进行。二、发展回族教育的关键是质量1980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当:前,少数民族的中小学教育应注意抓质量,讲究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是自治区民族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固原地区的一些巾小学因为缺教师,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程如英语,史地等不能开设,有的勉强开了课,也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少学校不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教学任务完不成。例如:泾源县的某一所小学是全县教学管理和教学条件都比较好的一所学校,1981年至1985年在全县统考中,学生及格率一直徘徊在29%至60%之间。该县小学升初中时,有两门功课都是。O”分的学生竟也升入初中。据1986年全自治区高中(包括农职业中学)招生统一考试成绩分析:语文成绩全自治区及格率56.196,而西吉县27%(回族人口占48.99%),固原县25.?96(回族人口占36.26%),英语成绩全自治区及格率为28.3%,而西吉、泾源(回族人口占96.63%)两县只有196,固原地区其他几县均不到1096,数学成绩全自治区及格率为48.5%,,而泾源县只有10%,其他各科成绩也都以较大差距低于全自治区水平。?在高等院校招生时,近年来我们确实用僻低分数段的办法向高校输送了一批回族学生,在各方面人士为这些进入高校的学生高兴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为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而担心。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没有中学坚实的基础,要很好地完成高校的学习任务,是困难的。-振兴宁夏经济,需要大批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担得起重担的合格人才,合格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当前自治区回族教育的发展虽然存在着数量上的差距,但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差距。教育的周期长,质量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果只顾发展数量而忽视质量,那将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浪费。把提高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这是发展民族教育必须牢牢掌握的;个原则。目前有的回族群众所说的。读书没有用,白花钱",正是对教学质量低,,学无所长,学无所用的尖锐批评。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了。要特别重视初等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拨乱反正、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教宵的地位和作用,使普及教育工作有了很大发展。198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普及小学教宵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二大又充分肯定了这个《决定》,而且强调指出:普及救,25董育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把教育提高到实现伟大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之一。这呷具有远见卓识的重大决策,不仅鼓舞了全国人民普及教育的热情,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1980年所作的决定,“全国要在一九九O年以前以多种形式基本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经济比较发达的教卣基础比较好的地区,要争取提早实现。”自治区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也有了较大发展。除中卫、贺兰,中宁,永宁四县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肖外,回族聚居的吴忠市、灵武、平罗等县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把·普及初等教育工作作为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回族全民族文化水平的大事来抓,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人重中学,轻小学,偏远的山村小学更是很少有人关注。校舍破旧,课桌椅短缺,教学仪器及体育器材极少,基础教育工作仍然没有放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上。近几年来,自治区在发展民族教育工作中,注意抓了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在校学生的年巩固率,但在校学生一至五年级的巩固率仍然很低。据1986年统计,回族聚居的固原地区小学在校学生中,一年级占49.7%,二年级占19%,三年级占13.796,四年级占10%,五年级占7.4%o将近50%的小学生在一年级,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种情况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要求无法相容。按照自治区的规划,要在二OOO年或稍后一段时间,回族聚居的固原地区要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而现在小学毕业生尚不足一年级入学时的1096,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岂不成了空谈。民族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当前我们的墓础教育落后,大批的适龄儿童没有受到初等教育。由于基础教育落后,民族地区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难以成长。社会经济发展的快慢,与当地群众文化水平,科学知识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越应该重视发展基础教育。现在,轻视初等教育的倾向,在,一些地方和同志中还比较普遍,这些同志比较愿意在能够短期内直接见成效的事情上花精力,花投资,或者只设法多送几个大学生,而不能想方设法作好打基础的工作。我们统观全局,还是要树立抓民族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的观念。特别是当前,要以抓基础教育为主,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四,耍客观地分析宗教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在回族比较集中的地方坚持了“宗教不得干预教育。的’提法,针对有些学龄儿童弃学念经的实际情况,是完全正确的。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对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上的提高,许多地方民族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为发展回族教育使劲出力的事迹层出不穷,有五个回族聚居县还专门成立了回族教育促进会,捐资助学,宣传群众送子女上学。这种情况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过去的提法转变到。宗教界如何促进民族教育。上来,以适应当前变化了的新情况,使宗教界为四化建设服务。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自治区回族群众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至今,在回族聚居的固原地区尚有相当二部分农户温饱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近几年来,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清真寺盖得很多,质量也比较高。阿旬,满拉等职业宗教人员增多,客观上加重了回族群众的经济负担。加上回族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救,群众中有翻念书没下场,念经吃油香”,“女孩子早晚是人家的人”等错误认识,影响着回族教育的发展。在自治区内,伊斯兰教教派分支复杂,不少群众宗教袁识浓厚,存在伯被尊同化"的心理,担心由26鲁孩子上学跑口疯”了,不愿让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上学。早订婚、早结婚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也是女孩子不上学或中途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予以教育和正确引导,同时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民族教育的发展,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五,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层次失调据自治区教育统计资料表明,1986年全自治区小学在校生人,初中人,高中人,—农(职)业中学人,中等专业学校人,技工学校5700余人,高等学校?186人。拿高中在校生人勤和农(职)业中学、中专、技工相比较,结构不翮艮合理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阶段学生约占中等学校高中阶段的32%,低于全国37.5%的平均水平。1986年全自治区高中毕业生人,当年高等院校招生218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996。这样,占高中毕业生的大多数学生,在学校从升学出发进行了三年学习,落选后,其去向又成为一个问题。回族聚居的固原地区,由于土地贫膺,工业落后,乡镇企业不发达,而畜牧业、林业,农业虽有优势又有待于开发,第三产业也有发展前途。但近些年来,由于一味地强调高校招生人数而忽视了对当地人才需求的研究和培养。我们欢迎对高级人才的培养,可是每年输送出来的大学生,除了农,医。师范毕业的一小部分外,,真正回到当地参加建设的委实不多,而当地一时也无法安排其他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事实是,山区每年输送出来的大学生越多,当地人才就越缺乏,山区支援川区,落后地区支援发达地区的倒挂现象是存在的。反之,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最急需的人才是中级和初级人才,是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固原地区除了固原师范,固原卫生学校,固原农业学校这三所中专有在校学生1935名(其中回族236名)外,仅有的六所农(职)业中学办得没有生气。目前六所学校在校学生只有2150名,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人的15.896,大大低于全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就这六所农(职)业中学也还是教育部门独家经营,有关部门不重视、不配合,实在是程欲办不成,;欲停不能”,步履十分艰难。由此可见,在办学方向上要结构合理。通过发展基础教育来提高民族的素质,要根据我自治区的具体情况,通过合理层次的人才培养,造就大量的中级、初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使之逐步形成趋于合理的人才层次。如果把基础教育的任务仅仅确定为学生升大学服务,而不考虑为培养千万计的初,中级技术人才服务,尤其是不考虑为培养数以百万计的合格劳动力服务,就有可能产生片面性的错误。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改变中等教育单一结构,使教育成为更好地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措施。除了上面谈到的五条,诸如民族教育的管理,民族教育的科学研究,民族师资的培养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近几年来,自治区民族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以上所谈,目的是要说明自治区的民族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回族教育的落后,必然影响全自治区教育的发展。我们在考虑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回族教育的发展,要根据回族自身的特点,办出回族教育的特色。;;(责任编辑,赵宏)毋霉7臼价值不是产品经济的永恒范畴陈寸艮羽价值是商品经济的历史范畴还是产品经济的永恒范畴,这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未解决的难题之一。笔者认为价值只能是商品经济的历史范畴。一、从产品喳口何转化为商品看价值的历史性质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商品,还是在交换过程中才转化为商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关键。有些同志误解了马克思关于产品转变为商品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观点,他们把产品转变为商品看作是发生在商品交换过程,认为在生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产品的劳动巳创造了价值,只是在交换过程中,劳动产品才“获得了商品形态,变成了商品。"①产品生产过程巳创造的产品价值才得到了表现,从而出现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才是商品经济的范畴,价值则是产品经济的范畴。他们由此得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消亡,交换价值也随之消亡,然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产品价值还是存在着,价值是永恒的。瘤价值,以及创造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废止而加以否定的"。②这种观点误解了马克思关于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观点,把流通置于生产之上。首先,马克思虽然提出过在交换过程中产品成为商品,但这是指原始共体之间的偶然的交换而言。当出现了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生产时,作为生产过程结果的产品就已经转变为商品。因为既然有了社会分工,生产者的产品就是为了消费而生产,私有制又使得产品生产成为私人的事情,产品为各自独立的生产者私人所有,其产品必然作为商品和其他生产者的产品相对立,所以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础上的生产过程的直接结果的产品就已转变为商品,只是在交换过程中才得到证实和完成。其次,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也表明,马克思把产品转变为商品看作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已经进行的。因为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看作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已经进行,在交换过程中才得到证实,表现和完成。既然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私人劳动已开始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也开始还原为抽象劳动,这就表明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产品已经开始转化为商品,同时它所形成的价值不是产品的价值而是商品价值。在交换过程中出现的交换价值也不是和价值毫无关系,而是价值的表现。所以不仅交换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而且作为具有特殊社会性质,必然要采取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的价值也是商品经济的范畴,而不是产品经济的范畴。,28,